欢迎访问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官网!
20
2016
-
10
健康资讯 | 端午节尽情吃粽 当心胃难受
端午节临近,李阿姨自己在家动手包了好多粽子,有咸肉馅的、红枣馅的、豆沙馅的、蛋黄馅的,这可把儿子小伟馋坏了,当天早上就一口气连吃了三个,晚上睡前又拿了两个当夜宵,连第二天早上也拿粽子当早餐。一连吃了几顿粽子,小伟直呼过瘾。可是昨天,他开始觉得胃有点不对劲了,“总觉得肚子里胀胀的,一打嗝还尽泛酸,吃了消食片也不起效”,于是他赶紧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发现,小伟是胃炎发作了。
“从上周开始,因为吃粽子引发胃病的人还真不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龚香清表示。
龚主任说,粽子是以热量为主,其次为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最少。建议,对于正常人一天所需营养来说,粽子的热量偏高,膳食纤维不足,需少吃为宜!部分人更是不宜食用粽子。
哪些人群少吃或禁吃粽子?
一、老人和儿童
粽子含有许多糯米,粘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少油、少肉的粽子,吃时可搭配一杯红茶或姜糖水,既可暖胃,又可解腻。
二、糖尿病患者
粽子里的糯米血糖指数是87,血糖不稳定的人吃了易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应少食或禁食。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什锦水果粽子,或者含有粗粮、薯类、少油、少盐的粽子,吃时搭配蔬菜一起食用,以平衡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
三、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进食粽子后,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非糯米粽子,以粗粮、杂粮、薯类为主料的粽子,尽量少吃,吃时搭配蔬菜水果,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四、心血管病患者
某些粽子含有肉、蛋黄、红枣、海鲜等,这类粽子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品。患有心血管病的人食用,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少油、少肉、少盐的粽子,量不宜多,吃时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注:避免含水分多的寒性瓜果类)。
五、痛风病患者
某些粽子成分有鱿鱼、干贝、鲍鱼等海鲜类食材,这类粽子属于高嘌呤的食品,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
建议此类人群选用不含海鲜、鱼、肉类的粽子,同时要多喝水,使尿液得以稀释,促进尿酸的排出。
最新资讯
2022-09-30
2022-09-21
2022-09-15
2022-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