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9

-

07

医技前沿 | 突破高龄“禁区”,95岁老人结肠癌患者术后48小时下床走动

近日,家住金鼎的95岁卓老伯一周前因腹痛,多次恶心呕吐症状到我院就诊。 通过腹部CT及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卓老伯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有肿块,初步考虑是结肠肿瘤,目前已出现严重的肠梗阻。凶险万分,手术治疗是唯一途径。 高龄是手术最大的壁垒。幸运的是,在外一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不仅成功为卓老伯实施“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且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现已顺利出院。 出院时,卓老伯(右三)和家人为我


近日,家住金鼎的95岁卓老伯一周前因腹痛,多次恶心呕吐症状到我院就诊。

 

通过腹部CT及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卓老伯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有肿块,初步考虑是结肠肿瘤,目前已出现严重的肠梗阻。凶险万分,手术治疗是唯一途径。

 

高龄是手术最大的壁垒。幸运的是,在外一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不仅成功为卓老伯实施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且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现已顺利出院。

 

出院时,卓老伯(右三)和家人为我院外一科及麻醉科送锦旗

 

停止排气排便一周结肠癌反复折磨老人

今年已经95岁的卓老伯家住珠海官塘。一个星期前,突然出现腹部胀痛,并多次出现恶心呕吐。

 

通过腹部CT及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有肿块,初步考虑是结肠肿瘤。看过检查报告后,我院外一科主任欧卫权不禁皱了皱眉。

 

老先生的病情比较明确的,基本考虑为结肠肿瘤伴肠梗阻。在多学科会诊中,欧主任指出,肿瘤必须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但眼下更迫在眉睫的,是严重的肠梗阻。

 

肠梗阻是结肠癌的主要表现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置,极易造成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对于95岁高龄的患者而言,更是凶险万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医师郑权介绍。

 

不手术将危及生命多次沟通赢得家人信任

检查结果也让卓老伯一家人犯难了。虽说他平素身体并无大碍,但他95岁的高龄,癌症这样的大手术,不知道老爷子能不能经受住......”卓老伯家人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80岁通常被认为是手术治疗的分水岭。欧主任坦言,如此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无论是家属还是医生,都需要考量。我们还是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暂时予保守治疗。

 

入院大半个月的时间里,保守治疗下卓老伯疼痛症状虽有所缓解,但病灶未除,身体情况越来越差。而照顾卓老伯的家人,女婿也已经86岁,还坚持陪伴在老人身边,难免精力不济,力不从心。

 

我们年纪大了,照顾老爷子难免吃力。多亏了这里的护士们不分昼夜、事无巨细地看护着他。卓老伯女婿说道,不仅照顾生病的老爷子,他们还照顾着我们这些老人。

 

住院期间,我院副院长、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周代伟多次

查房,了解患者当前身体状况

 

医院密切关注着患者病情,进行完善的辅助检查,评估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并多次进行包括麻醉科、内科、ICU等多学科讨论。

 

患者年纪大,加之肿瘤引起了肠梗阻,手术是必由之路。我院外一科欧主任及团队再次与家属沟通。手术风险虽大,你们的顾虑我们很理解,但为了挽救老人的生命,我们希望家属能配合。

 

我们多次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计划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医师郑权再次与家属沟通,微创手术相对传统开刀手术而言,痛苦少、康复快、并发症少、预后好,更适合高龄患者。

 

经过反复沟通后,医患双方终于达成共识,为挽救卓爷爷的生命冒一次险”——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

 

多学科协作为超高龄手术保驾护航

得到了家属们对手术的支持和信任,卓老伯将接受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高龄是手术最大的壁垒,由于心肺功能差,代偿能力弱,肌体新陈代谢速度趋向衰弱,不少老人还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对手术打击的承受能力较低,甚至对麻醉而言,都是极大挑战。郑权主任介绍。

 

术前评估发现,卓老伯总体身体状况尚可,但双肺炎症较重。建议继续治疗肺炎,进一步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经药物治疗,卓老伯心肺状态调整至手术安全范围。

 

同时,麻醉科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并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和评估。麻醉科主任刘东辉说道我们一方面是做复合麻醉,保证手术安全;另一方面是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和有利于患者能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

 

一切准备就绪,卓老伯被送进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高龄患者心、脑、肺器官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差,全麻时必须特别注意,否则易出现复苏困难等麻醉意外。我院副院长、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周代伟在术中密切监护患者血压、心率等变化。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医师郑权、我院外一科

主任欧卫权共同为老人实施手术

 

得益于术前的充分准备,手术很顺利,仅用了不到4小时的时间将病变组织完整切除,术后安返病房。

 

患者术后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都不正常,外一科护士长张海丹说道,我们每一天为患者酒精擦浴一次,量一次尿量,检测生化指标,观察患者的口角有无歪斜......患者最多的一天有12次大便,都是我们护士擦干净的。她说患者信任他们,他们就要尽最大努力,全力以赴。

 

日渐康复的卓老伯与我院外一科护士长张海丹合影

 

老爷子现在状态很好,常常拉着我们聊天。再过几天老爷子就能回家看看曾孙了。卓老伯女儿开心地说,特别感谢医生愿意冒这个险,坚持手术,还有护士们对老爷子的精心护理,术后这几天更是不眠不休地照顾着老爷子。

 

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外一科的护理团队认真制定了护嘱单,足足有两页,每一条护嘱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根据病情和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还有各项生化指标,医嘱严格制定的。

 

护士们严格执行,护士长严格监督,为了患者的康复,可谓是呕心沥血。

 

术后第二天,卓老伯到阳台晒太阳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们在张护长的带领下,不眠不休的护理了72个小时。术后第二天便妥善处理好各种管道,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给患者吸氧,卓老伯便可以坐着轮椅在阳台晒太阳了。

 

患者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家属的支持配合和高度信任,给我们实施手术、解除患者痛苦莫大的信心。该院外一科主任欧卫权说道。

 

结肠癌作为大肠癌的一种,其实并非不可防控,相反,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

 

欧卫权主任提醒,当发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贫血、发热、消瘦等情况时,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接受肠镜检查,明确病情,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